米克斯樂園送養中心有很多等待送養的貓咪, 
北市基隆路2段74號 0958-862-862
有很多貓咪還沒開眼就來到送養中心, 這些絕大部分都沒有貓媽媽可以哺乳
都靠義工一點一滴地用奶瓶餵奶把它們拉拔長大的



極其少數有幸跟著媽媽一起來到送養中心, 
這一窩是愛心媽媽陳小姐從清潔隊手中搶救出來的
有貓媽媽親自哺乳照顧的娃兒長得特別漂亮特別健康
不管有沒有媽媽的小娃兒, 從小就接觸人類, 牠們可以跟人很親很親
可是大部分的浪貓都是過著躲躲藏藏的生活, 
愛心媽媽想帶它們去結紮都得用誘捕籠才能捉到它們
我家裡沒養貓, 不認識貓咪的特性, 最近在送養中心都可以接觸到許多貓咪
有些貓咪很親人, 會主動靠近人撒嬌, 有些則很緊張躲人躲得厲害
今天看了響片訓練師Vicki老師的文章--協助害怕的貓咪
讓我受益良多, 轉貼在這跟大家分享

協助害怕的貓咪

Fearful Felines

原文出處: 動物行為同儕通訊(Animal Behavior Associates Newsletter

20071010Volume VIssue 10

http://www.AnimalBehaviorAssociates.com

譯者:黃薇菁

譯文出處:『動物的事‧響片訓練』奇摩部落格

  貓咪素以神祕冷漠聞名,雖然這種描述也許或多或少屬實,但其實許多貓咪是缺乏良好社會化,意思是在牠們的社會化敏感期(研究顯示是2-7週大的年紀),很少幼貓接觸到不同的人類、地方和其他動物,於是成年後遇到許多狀況或不熟悉情境時便無法保持安定和善。

  缺乏社會化的結果不僅使牠們害怕陌生人,也害怕任何新事物或看來不同的事物,懼怕的貓咪大多躲起來,企圖逃避令牠們害怕的事物。

  雖然躲藏是種讓貓咪適應改變的正常行為,但是老是躲躲藏藏的貓咪卻沒有很好的生活品質,如果貓咪一天到晚必須防範家中另一隻寵物欺侮牠、想辦法躲開會驚嚇牠們的小孩、或因無法面對世界而把自己禁足於 一兩 個房間之內,牠們承受著緊迫壓力

  嚴重的話,獸醫說長期緊迫將導致壓力引發的疾病,例如腸燥症(irritable bowel syndrome),也會加劇如糖尿病之類的其他慢性病,如果躲藏及躲避的行為取代了貓咪的多數正常行為,飼主應該採取行動。

  首先,找出你家貓咪害怕什麼,儘可能保護牠,讓牠不會意外碰上那個讓牠害怕的事物,作法可能是暫時隔離貓咪或使用門柵,將小孩和貓咪分隔兩處。

  下一步,在設計情境之下讓貓咪接觸那個令牠害怕的事物,你可能必須讓你家小孩待在圍欄裡,你則和小孩一起坐在地上,打開鮪魚罐頭,鼓勵貓咪接近,讓貓咪相信一件事:[小孩=好料],而這只是漫長過程中的第一步,還有許多後續步驟,因為即使貓咪不害怕安靜坐著的小孩,這不代表牠被小孩追來追去的時候不會害怕。

  把貓咪帶到新家或與新寵物見面時,提供很多可供躲藏的地方,這樣有助貓咪適應這些改變,供牠躲藏的地方可以只是地上的一個紙箱或紙袋,高處的藏身處更佳,如果能在居家活動空間中提供貓咪藏身點,你便可能避免牠退避到地下室或牀底下。

  雖然你提供了貓咪藏身處和高處展望點,給牠環境品質,但是牠們對這些地點應該只作暫時利用,例如環境改變或需要一些安靜時光時,如果您覺得你家貓咪整天躲起來,你不知如何是好,請點選www.CertifiedAnimalBehaviorist.com向認証動物行為專家諮詢,或詢問獸醫何處有專精貓咪行為的行為專家。

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徐米克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